裁判要旨
法律明确规定了解除限制消费令的情形,如果被执行企业只是进入破产程序的,尚不属于应当解除限制消费令的法定事由。只有在被执行企业被宣告破产后,相关执行程序终结,法定代表人的限制消费令才可解除。
案情简介
一、泽国民泰银行与汇都公司、王卫勇、吴柳平、吴小剑、郑新法、吴氏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温岭法院判决由汇都公司偿还泽国民泰银行本金及相应利息。卫勇、吴柳平、吴小剑、郑新法、吴氏公司对前述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二、因汇都公司、王卫勇、吴柳平、吴小剑、郑新法、吴氏公司未履行,泽国民泰银行向法院申请执行。温岭法院并于2016年9月9日向各被执行人邮寄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限制高消费令。
三、汇都公司向扬州中院申请破产,扬州中院于2017年12月22日裁定受理,并于2018年1月5日指定破产管理人。
四、吴仁生系汇都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因被采取限高措施,向温岭法院提出执行异议,请求撤销限高措施。截至其提出异议前,扬州中院、破产管理人、债权人泽国民泰银行均未向该院通报汇都公司已进入破产程序的情况。温岭法院未支持吴仁生的异议请求。
五、吴仁生不服,向扬州中院申请复议。扬州中院驳回了其复议请求。
裁判要点
本案的核心争议焦点是,吴仁生作为汇都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因汇都公司涉诉而被采取了限高措施。在法院受理汇都公司的破产申请后,对其限高措施是否应解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九条规定:“在限制消费期间,被执行人提供确实有效的担保或者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解除限制消费令;被执行人履行完毕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本规定第六条通知或者公告的范围内及时以通知或者公告解除限制消费令。”根据该条规定,被执行人一旦被采取限高措施后,只有在三种情形下才可解除限高措施:1. 被执行人提供担保;2. 申请执行人同意;3. 履行完毕。法律并未规定在公司破产的情形下,可解除对法定代表人的限高措施。
虽然《企业破产法》第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有关债务人财产的保全措施应当解除,执行程序应当中止。”《民诉法解释》第五百一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被执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案件的,执行法院应当解除对被执行人财产的保全措施。被执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裁定宣告被执行人破产的,执行法院应当裁定终结对该被执行人的执行。”根据上述规定,法院裁定受理债务人破产申请后,有关债务人的执行程序应当中止。法律之所以规定债务人进入破产程序后,相关执行中止,其目的在于解除对该被执行人财产的保全措施,以便破产程序正常进行,对不影响破产程序正常进行的限制消费措施并不必然也要解除。只有在法院宣告债务人破产后,相关执行程序终结时,才应解除限高措施。
本案中,汇都公司虽已进入破产程序,但尚未被宣告破产,相关执行程序并未终结,因此,不应解除对汇都公司法定代表人吴仁生的限高措施。故两省法院均未支持吴仁生的异议请求。
实务总结
1. 被执行人为公司的,对公司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也同时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九条明确规定了解除限高措施的三种情形。公司进入破产程序不属于法定代表人解除限高措施的法定情形。公司法定代表人被采取限高措施后,即使法院裁定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在公司未被宣告破产前,法定代表人的限高措施亦无法解除。
3. 虽然《破产法》第十九条规定,法院裁定债务人进入破产程序后,有关债务人的执行程序应该中止。但该条规定中止执行的目的是为了解除与债务人有关的财产保全措施,方便债务人顺利进行破产程序。法定代表人的限高措施对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并无影响。况且,在债务人被宣告破产前,仍有可能退出破产程序,相应的执行程序应予恢复。只有在公司被宣告破产后,相关执行程序终结,才可解除法定代表人的限高措施。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第十九条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有关债务人财产的保全措施应当解除,执行程序应当中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五百一十五条 被执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案件的,执行法院应当解除对被执行人财产的保全措施。被执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裁定宣告被执行人破产的,执行法院应当裁定终结对该被执行人的执行。
被执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不受理破产案件的,执行法院应当恢复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百零五条 在执行中,被执行人被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的,执行法院应当依照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第六项的规定,裁定终结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
第三条 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三)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
(四)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
(五)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
(六)旅游、度假;
(七)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八)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
(九)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被执行人为单位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不得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因私消费以个人财产实施前款规定行为的,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申请。执行法院审查属实的,应予准许。
第九条 在限制消费期间,被执行人提供确实有效的担保或者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解除限制消费令;被执行人履行完毕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本规定第六条通知或者公告的范围内及时以通知或者公告解除限制消费令。
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律师推荐Lawyer Referral
- 刘珈呈 合伙人· 律师
- 刘珈呈,毕业于大庆师范学校,曾在黑龙江中院、高院实习,现职务为合伙人、专职律师。 ..

- 安静 律师
- 安静,硕士研究生学历,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长期从..
